法律咨询热线:13956908122
首席律师

崔玉林 律师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分手费”? 法律专家:没这词
发布时间:2019/3/14    来源:   作者:admin   浏览:421次

    据合肥离婚律师网了解,近日,一知名男艺人陷入巨额“分手费”漩涡,一名当事女演员据传被刑事拘留。“敲诈勒索”“婚外情”成了此事的关键词。目前,此事还没有最终定论,但因此也延伸出了一些法律问题。“分手费”到底是什么?索要“分手费”是不是一定会犯罪?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邀请到了相关专家进行解析。

  知名男艺人被索巨额“分手费”

  2018年9月,某女演员在朋友圈发长文称,自己与一知名已婚男艺人相恋七年。2019年1月,女演员父母在微博中称,女儿在朋友圈发布相关内容后,男艺人方要求澄清发布内容不实,承诺以经济方式补偿给一笔分手费,双方达成协议,然而男艺人仅支付了小部分补偿,后来男艺人方报案,称其女儿以曝光隐私为要挟勒索钱财。女儿目前被关押在看守所。

  随后,男艺人工作室发布其代理律师声明,称女演员在微信上发布不实言论涉嫌敲诈勒索已被公安部门刑事拘留,并经检察院批准逮捕。另外,该声明称,女演员父母的公开信内容不实。

  1月19日上午,男艺人工作室发布其妻子声明:“报警的决定考虑了很久,我们家面对长达一年半的威胁与恐吓,对方一次又一次索要巨额钱财。”

  21日晚,女演员父母再次发声,称选择公开即意味着做好了心理准备,希望引起公众关注,让司法机关公正审理,并否认了女儿恐吓索要钱财等说法。

  “分手费”案件民事刑事案例不少

  巨额“分手费”是否存在,女演员是不是通过恐吓方式索要“分手费”?此事还无定论。但在现实司法实践中,因“分手费”引起的案件还真不少。

  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关键词“分手费”,发现全国法院生效的判决书中,有1600多件案件涉及“分手费”。这些判决书中,有300件左右是刑事案件,其中涉及敲诈勒索罪的有60件左右,有约1300件是民事案件。而这些案件中,在我省判决的一共有近70件,其中刑事案件7件。

  在这些涉及“分手费”的案件中,有的是因为索要“分手费”行为不当而触及刑法,如故意伤害、非法拘禁、诈骗等。而民事案件中,“分手费”易引起借贷纠纷、人格权纠纷等。在北京海淀区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被告人以纠缠骚扰被害人及威胁其家人为手段,索要100万构成敲诈勒索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该法院审理的另一起案件中,被告人以曝光被害人不雅照片为要挟,索要4000元构成敲诈勒索罪被判处两年六个月有期徒刑。

  -说法

  关系若非法“分手费”靠不住

  究竟什么是“分手费”?其实法律上并没有“分手费”这个概念,日常生活中“分手费”是指恋爱中的一方向另一方提出分手要求,应另一方要求进行的一定金额的赔偿,通常指“青春损失费”或“青春补偿费”。那双方约定的“分手费”,究竟受不受法律保护呢?

  安徽远致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方爱国称,“分手费”分为三种情况。一般来讲,对于夫妻在离婚中除了财产分割外约定的分手费,法律一般支持,因为是离婚夫妻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

  对于双方均无配偶的“分手费”约定,大多情况不被支持,因为男女双方恋爱是基于你情我愿,“分手费”给恋爱双方设置分手条件,阻碍了一方“婚恋自由”,但结合各案的不同具体情况,以及各地法院系统的认识不一,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如果一方已有配偶,另一方提出“分手费”,一般认为“分手费”的约定有悖公序良俗的法律原则,认为无效,并且可能涉及无权处分夫妻共产财产等法律问题,最终即使一方给出“分手费”也能够要回。

  方爱国称,索要“分手费”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等刑事犯罪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要看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其次,要看行为人是否实施了以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勒索财物的行为。所以,若双方一直采用和平协商的方式谈判,即使价格过高,一般也不会触及刑事犯罪,但在索要不成后采取威胁手段让对方陷入恐惧状态的,则有可能构成犯罪,如以危害家庭成员安全、曝光隐私等手段威胁逼迫对方支付分手费的情况。